孫子系列‧6 英雄 vs天時
17-09-2009

香港經濟日報2009917日行政人員版專欄原文:

職場軍師系列(五十七)

主題:英雄 vs天時

西楚霸王項羽,英雄一世,亦曾有「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慨嘆。

雖然項羽之成敗功過,未儘是三言兩語可以判定,但從有關歷史借鏡,可見國家大事之上,時機的因素確是重要非常。

難怪《孫子兵法‧始計篇》中亦提出:「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是五種影響勝負的重要關鍵之一,強調「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在《孫子兵法》角度,氣候的掌握、時機的控制等都是兵家致勝必須參考的條件。

細看項羽失敗之年,是公元前202年﹝己亥年﹞。根據《周易》學說結合兵法,這段期間若是兩軍對戰,只要迫令其中一方出現思鄉情切、貪戀舊情,便可使對方出現過份緬懷過去而無法面對當前困境;若此時的作戰環境更是臨近水多地方,就更易迫令對軍無心戀戰或出現軍情下挫。

正如流行歌亦有云:「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在兩軍對壘之時,最忌分心。而偏偏天干「己」卻最易令人產生思念舊情的特色。

回看本年2009年5月14日,正是己丑年、己巳月、己未日,三「己」臨門,曾特首於當天發表了有關六四的感受而牽動了全城的情緒,到底這做法是否對自己有利?就真的要讓讀者仔細研究﹝有關分析可同時參考筆者在2009年1月8日撰寫的《「己」的危與機》一文﹞。

﹝孫子系列‧6﹞  

如欲閱覽此主題內容,請貴讀者可瀏覽逢週四於香港經濟日報之行政人員版刋出的術數專欄。

圖片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