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易》系列‧3 選擇與得失
05-03-2009

香港經濟日報200935日行政人員版專欄原文:

職場軍師系列(二十九)

主題:選擇與得失

今年3月2日的「滙控供股」可說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集資行動。

這天亦成為了香港經濟歷史上重要的一刻。從這天開始,大部份的香港市民都要開始為自己做一個選擇 ─“供”或“不供”。

在本年的2月初,筆者在一個以2009年商機為題的講座中,曾在完場前向聽眾“教路”─「在地運上計算,香港人本年一定有機會為自己作出人生中的一個大決定,如果這情況真的在你面前出現時,便須謹記,切勿選擇首選,而要用次一等的選擇

自從錦囊拋出之後,筆者接到大量聽眾來信,皆說他們已經開始面對類似難題,有的在商業決定上,有的在事業機會的選擇上等,他們都很想知道什麼才是“退一步的選擇

有關這種錦囊式的策略,其思考邏輯是來自《周易》的陰陽哲學。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六爻,由最底一爻開始計為初爻,初、三及五的爻位是單數故屬陽;往後的雙數爻位屬陰。在卦理上而言,“陽”的爻位若是遇上陽爻,“陰”的爻位若是遇上陰爻,皆稱該爻為「得位」,為「正」;但若果“陽”位遇上陰爻,“陰”位遇上陽爻,這便被稱為「失位」,為「不正」。「得位」代表合理,「失位」代表不合理。

《論語》中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及「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皆可作為參考。

人生的過程就好比陰、陽爻位的迭進,但在不同爻位﹝人生階段﹞遇上的到底是陰或陽爻﹝遭遇或手法﹞,便做成了得位或失位的情況。

面對今次「滙控供股」事件,各股民皆有其不同的“爻位背景”;到底現時應該養“陰”抑或;補“陽”,便須從整體局面﹝卦的六爻﹞來思考了。

下期續為讀者講解。

﹝習《易》系列‧3﹞

如欲閱覽此主題內容,請貴讀者可瀏覽逢週四於香港經濟日報之行政人員版刊出的術數專欄。

圖片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