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新思維 系列‧ 不識廬山真面目
08-11-2014

香港經濟日報 20141023日行政人員版專欄原文:

主題:不識廬山真面目

讀古詩,都可以學《易經》?

宋朝大學士蘇軾不僅精通文學,尤擅《易》學,曾撰《東坡易傳》抒發對《易經》智慧的見解。

在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1084年),當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當遊觀廬山後,寫了一首甚具《易經》智慧的詩,名為《題西林寺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主要是描寫廬山面貌變化多姿,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或看待事情應要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或立場偏執,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詩中的「橫」、「側」、「遠」、「近」、「高」、「低」、「中」7個字,帶出了看待廬山的7個角度,並說明站在不同位置,視野皆會出現偏差,而影響欣賞廬山面貌的感受。詩中結尾強調評估事情若不能抽離本身立場,亦不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觀察,便難以看到事情或事件的全貌。這種思考方式,就是《易經》獨有的多角度思維。

《易經》的多角度思維,除了指「空間差異」可影響萬物的價值外,更強調「時間差異」的重要:「事物本質就算不變,亦會隨時間前行而改變其功能」。就如近年手提電話偏向智能電話發展時,它本身基本上已經成為一部手提電腦或多功能相機。雖然它仍然是一部手提電話,可見「時間」,確實改變了手提電話的功能。

(《易經》新思維 系列‧03)

欲閱覽此主題內容,請 貴讀者可瀏覽逢週四於香港經濟日報之行政人員版刊出的術數專欄。

圖片來自互聯網